读书并不是为了脱离他人的价值观。他人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也不必评价。人活着并不仅只是为了身体与物质层面,是让意识升级。心灵有找到真实本性的内在需求。当人发问:为什么活着,活着有什么意义,这类形而上问题时,事实上他感受到了心灵需求的缺失。他觉得匮乏与不足。
为什么有时人读书的时候(尤其深有领悟和感动的时候),心会觉得震颤、澄净、明晰、深刻,因为这本书让你感受与进入自己的本性。而在生活的很多粗浅快速的活动中,除非极具有意识,否则难有深层体验。很长时间不读书,人会觉得仿佛植物失去水分。因为本性能带给我们滋养与真实。
这里的书籍仅指对心灵真正发生作用的。书籍有不同功能,有些是知识、常识,有些是娱乐。并不是任何文字能对本性产生影响。
心灵之道会承受孤独与被他人误解、蔑视或嫉妒的代价。这本来是少有人走的路。但并非众人一定会远离。因为众人都有与本性相会的需要。本质上我们与他人是一体的,没有分隔。
并且人的生活,他人如何靠近你或远离你也并非生命的主要目标。你甚至可以选择有时靠近,有时远离。我们脱离不了与人的关系。但即便是关系,也是为你的意识升级服务。
“斩尽杀绝,这是对一个文明最高的重视。”
趁着年轻,好好犯病。